噫!昔黄帝处于法宫之中,坐于明堂之上,受业于歧伯,传道于雷公,曰∶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纲纪万物变化生杀之妙。 而芍药亦未尝酸敛也。
虽然,人事不可不知也。然时气、病气,又皆有常有变,知其常变,反其逆从,可以把握阴阳,裁成造化矣。
今夫厥阴为标,风木为本,其风邪伤于人也,掉摇而眩转,动而螈,猝暴强直之病生矣。阴阳和平,燥湿相合,则饮食消化,津液营运,而肌肉丰浓;如阴阳不和,则能食而瘦矣。
不知药性之所主,不分强弱之资抑,是以强者仍强,而弱者仍弱矣。铁瓮申先生顺治辛卯岁,予年四十有二,八月中,生一胃脘痈,在鸠尾斜下右寸许,微肿不红,按之不痛,隐隐然如一鸡卵在内。
是五行之气,皆有亢有制也。 有邪在皮毛而为肺咳者,有五脏受邪,各传与之肺而为咳者。
)跷者,健足行走之关要。原夫道之一气,判而为阴阳,散而为五行,而人之所禀皆备焉。